【病原体】锦鲤疱疹病毒(Koiherpesvirus ,KHV)
【症状及病理变化】反应迟钝、食欲不振、呼吸困难、常在水面或出水口处游动;鳃出血坏死,眼睛凹陷,头骨萎缩,皮肤有灰白色斑点,黏液分泌增多;鳞片有血丝,体表无明显损伤,感染后第7~10天开始出现死亡,2周~3周后死亡率可达100%。
【流行与危害】最适发病水温为23-28℃,水温<18℃或>30℃时不发生死亡。KHV的潜伏期为14天,当18-27℃水温持续的时间越长,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就越大。KHV的水平传播主要通过受病毒污染的水、带毒鱼和寄生虫传播,其垂直传播方式目前还未确定。
【防治方法】
(1)尽量避免水源的污染,养殖的锦鲤和鲤不带病毒,养殖时混养一些其他鱼类,以此作为警示性鱼类,发现染疫或病鱼必须销毁,对养殖设施应进行彻底消毒。
(2)由于 KHV对温度敏感,因此保持水体温度恒定,适当控制水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治锦鲤疱疹病毒病发生。
(3)提高鱼体自身免疫力。定期投喂益生菌、免疫多糖和复方中草药类的免疫增强剂可增强鱼体免疫力,提高抗病力。